拼圖

拼圖

拼圖,把千百幅無意義小圖案,從耐力和眼力拼在一起,成為一幅有意義的大圖案,這絕非醫生那杯茶,因耐力眼力都欠奉。

若問世上最有影響力的拼圖在哪?醫生定必說是在劍橋,這裏有一個拼圖改了人類歷史命運,並非一般的二維式拼圖,而是七十二年前,兩位學者憑想像力拼成的三維式拼圖。

早在十八世紀初,人類已觀察到生物的遺傳能力,多年謎團是:複雜遺傳信息如何從一代交替到下一代?到了十九世紀,基因(Gene)概念開始浮現,惟基因的組成及如何把這麼多基因放進這麼細小的細胞,仍讓一眾科學家大惑不解。

James Watson來自美國,Francis Crick是土生土長英國人,兩人在劍橋相遇,共同研究基因原製組件Deoxyribonucleic Acid(DNA/脫氧核糖核酸)的結構,那時已知有四種DNA,而基本原則是A對T及G對C(見註),但從未有人能解釋它們如何走在一起。

Watson及Crick當年沒有太多科學工具,最新儀器是X-ray crystallography,也要到倫敦才能借用,他們按着這些模糊不清的影像,開始他們的拼圖遊戲,多次失敗後,終於想到用Double Helix(雙螺旋)方式,便能把這些生命密碼邏輯性順序排放。劍橋的Laboratory of Molecular Biology(分子生物學實驗室)仍擺放着他們當年的精采拼圖。

這拼圖解說生命之謎,過去五十年醫學大躍進,也是歸功於它。

註:A(Adenine);T(Thymine);G(Guanine);C(Cytosine)。

這裏有一個拼圖改了人類歷史命運,並非一般的二維式拼圖,而是七十二年前,兩位學者憑想像力拼成的三維式拼圖。(專欄作家提供)

撰文 : 莫樹錦

欄名 : 醫筆稱心

Source link

Visited 1 times, 1 visit(s) today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