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w A Lifestyle Dermatologist Approaches Acne

“Health is wealth. Without your health, you can’t do anything. And it’s a job to stay healthy. That’s why you need a team and partnerships to help you,” says board-certified dermatologist Naana Boakye, M.D. Boakye considers herself a lifestyle derm, which means she focuses on nutrition, mental health, and day-to-day choices—not just topicals or prescriptions….

Read More
唔可能囉 - 香港經濟日報 - 報章 - 副刊

買菜搭條葱 – 香港經濟日報 – 報章 – 副刊

「你情況很穩定,繼續用標靶藥便可以。」醫生已說這句話三次,亦示意病人可以離開。 「但係,醫生,我有時有點胃痛,怎麼辦?」 另一問題便要重新開始問症,起碼要證明這病徵跟標靶藥無關,便問:「這胃痛有多久?」 「十年左右。」 醫生啼笑皆非,既已有十年又為何要在今天提出,亦很明顯跟藥物無關。 其實這是很常見的現象,病人到癌症中心接受癌症治療,但同時也盼望身體其他問題得到解決,或者得到某些他們常用的藥物。醫生例行會問:「有甚麼藥物需要?」有的會說:「香港腳藥膏快用完了。」也有的會說:「我用開的糖尿藥,你給我開第二隻。」 「買菜搭條葱」式的服務,在公營醫院很常見,主要原因是普羅大眾見一次醫生不是易事,漫長等待是閒事;見完醫生到藥房取藥,又是另一次漫長等待,故此病人總想一次見醫生解決多個問題。 但從醫生角度看,這種「買菜搭條葱」並不理想,按醫理要明白病況才可開藥,盲目開藥總帶風險,若診病時間已花在治理療症,醫生又何來時間去理解其他病況,惟不時為方便病人才順便為其他無相干的病情開藥。 歸根究柢是醫療體制問題,若香港有足夠家庭醫生為普羅大眾服務,病人便毋須「搭條葱」。 撰文 : 莫樹錦 欄名 : 醫筆稱心 Source link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