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氣

唔可能囉 - 香港經濟日報 - 報章 - 副刊

近日很多朋友問:「自己那方做嘢甩漏咗,且事情變成:一、係人都知;二、大家都覺得甩漏位很礙眼;然後自己出嚟講:『我哋好成功,大家應該有番啲底氣,唔好執著(我哋)啲瑕疵。』究竟呢啲關『底氣』乜事?」

眾友議論紛紛,因實在跟普羅大眾認知甚麼是「底氣」,頗有出入。打個比喻,如果下屬做事甩漏,上司指出甩漏處,下屬跟住講:「老細,我覺得我做得好好喎,做咩掛住睇我啲甩漏嘢啫?!做人要有啲底氣吖嘛,睇大嘢,唔好掛住執人哋啲錯漏……」若我是老細,會如何看這件事?首先,這番話反映說話者好幾個邏輯問題:

一、件事成功/做得好與否,老細未講,你就自己先講?大家對成功的定義不相同,有人覺得成功是自製誇啦啦效果,但從老細角度,定義成功或是:你有否將件事發揮到它應有的最大效用。自己覺得勁,只是主觀感覺,上頭未必如此看。

二、叫人唔好執著或拘泥於己方瑕疵或甩漏,即叫人「隻眼開隻眼閉」,與「底氣」無關。

三、現在是老細第一個指出你的瑕疵和甩漏,嘩,那是否意指老細無底氣?怪佢睇到閣下甩漏處?

四、如我是上司,肯定會糾正這位下屬的邏輯謬誤:「小事都做到如此甩漏,如何交託大事?還在我面前講甚麼底氣?」

五、底氣不等如「隻眼開隻眼閉」,首先定義要搞清。「底氣」,根據《人民日報》一篇文章的解讀,是「做好一件事的信心、條件和力量」,有這樣深厚的基礎,才能具備自信的底氣。那「做好一件事的條件和力量」是甚麼?就是連細微處和細節位都認真對待,做到不甩漏、不遺忘、不馬虎,這就是做好一件事的起碼條件,能具備這個條件才能培養出底氣。

又,一個人真的有底氣,就不會怕別人指正其瑕疵吧?大家都想件事精益求精,若這麼小的指正聲音都不能容忍,那即是說,己方底氣都一般般喎。當己方「底氣」未見的情況下,倒頭來直指別人無底氣,實屬嘥氣。

撰文 : 利嘉敏

欄名 : 攻關女子

Source link

Visited 1 times, 1 visit(s) today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