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路知己

清零

各位駕駛達人與方向感薄弱一族,當開啟手機導航時,可曾遭遇Google Maps將你引至「神秘境地」的窘境?抑或在它冷靜指示「請迴轉」後,卻陷入死胡同的驚慌場面?

我試過無數次駕着車乖乖跟手機導航指示、最後卻發現被「老點」的經歷,駕着車一臉茫然——「我究竟去咗邊?」——驚心動魄。

若Google Maps和高德地圖比較,作為方向感薄弱的駕駛者,我現在對後者情有獨鍾,尤其前往陌生地方。高德地圖的魔鬼細節足以令人驚歎,譬如等候紅綠燈時,它會清晰說:「前方紅燈剩餘四十八秒。」更令人拍案的是,它會提前警示「前方三百米有流動測速照相」,聽後馬上有慢車意識。當車輛停駐紅燈前,它輕聲說出「慢慢來,沒着急」——這那裏是冰冷導航?分明是個貼心行車秘書、馬路知己。穿梭隧道時自動調節屏幕亮度,行經山道時溫馨提醒「連續彎路請減速」,宛如將交通法規化作春風細雨。其數據庫之龐大堪稱「地表最強」,即使有臨時交通改道或封路,實時資訊更新的速度亦令人咋舌。

反觀Google Maps,其優勢在於全球覆蓋廣度與簡潔視覺設計,跨國旅行時確實不可或缺。但在港使用時,卻略顯佛系或禪意——它不會告知紅綠燈倒數,測速提示亦不如高德主動,這種「緣份到了自然通」的導航哲學,帶點數碼時代的隨緣主義,喜歡與否,見仁見智,但必須承認,它在海外地點搜尋深度上,憑藉廿年積累仍具優勢,其Street View(街景)和海外地點搜尋依然無得輸。去日本搵民宿?還是要靠它。

兩款地圖各有千秋,恰似性格迥異的同伴:高德地圖如熱情嚮導,事無巨細為你規劃周全;Google Maps似冷靜探險家,賦予探索自由卻不過度干涉。我奉行「雙軌策略」,手機上兩款應用程式都有,本地駕車會倚重高德的細膩服務,外地出行則借助Google Maps的廣闊網絡,盡情享受齊「app」之福。

撰文 : 利嘉敏

欄名 : 攻關女子

Source link

Visited 1 times, 1 visit(s) today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