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齡生活日常

唔可能囉 - 香港經濟日報 - 報章 - 副刊

我的第十本書出世了!那是我投放了最多精力去完成的一本書,將在今年書展與大家見面。

熟悉的朋友都知,我對「健康」課題的研究,比「公關」研究還要久、還要深入、還要投入,這本新書由天地圖書出版,把我最想講、最有興趣和最關心的課題寫出來–那就是中年健康,書名叫《逆齡生活日常》。

身為「資深中女」,我沒有資格教人重返十八廿二、零皺零斑的模樣。「逆齡」在此書是指內外回轉–內在五臟六腑、精氣神和骨骼質地「唔夠靚」,外在是無法靠一直無了期打botox或透明質酸而撑得住的。這本書真正想講的,是中年男女的健康。

觀察這城市,都市人普遍處理自己健康的方式,不離啪(啪藥)、打(打針)、切、割,但這只是「處理身體狀況」而非真正「重拾健康」。而在我自己身上和不少我接觸過的個案,一些奇難雜症,都並非靠啪打切割而得以痊癒的。

再看網絡,健康資訊氾濫,要不「靠嚇」,樣樣身體症狀在網上一check都變成「當心!可能是癌症!」,要不講完一大輪原來最後(或背後)是sell產品。究竟在健康資訊氾濫的年代,應如何保持人間清醒?值得探討。

此書取名《逆齡生活日常》,因為「日常」的健康問題是最值得關心、但卻往往被最多人忽略的,例如:為何有些人做極運動仍是虛(例如腎虛肺虛)?新冠後出現氣虛可以點?為何骨質疏鬆與樣貌有密切關係?想增加骨膠原,缺少甚麼步驟等如廢?三十四歲、六十歲和七十歲是身體和容貌斷崖式下降的關口,但為何有些人可以「頂得住」?Superfood真的那麼「super」?如何選擇Supplements?令體內細胞逆轉有甚麼關鍵因素?(當然首先要問的是,細胞逆轉有沒有可能?無的話,這條問題實屬「嘥氣」。)

還有其他日常的健康問題,我期待與志同道合的讀者在新書一同探索。《逆齡生活日常》全書十七萬字,七月十六日書展面世。

撰文 : 利嘉敏

欄名 : 攻關女子

Source link

Visited 1 times, 1 visit(s) today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