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喱(Curry)源自Tamil(泰米爾語)的Kari,意思是加上香料的食物(spiced food)。
世界各地有不同形式的「咖喱」,但九成九以上食客會把咖喱當作印度菜式,惟有一款咖哩不知不覺間成為不折不扣北海道名物料理。
湯咖喱源自札幌(Sapporo),本以藥膳身份面世,豈知這概念在寒凍的札幌大受歡迎,短短幾年在這中型城市已有超過二百間湯咖喱店。湯咖喱既是湯也是咖喱,湯頭以高湯為主打,再配以多種香料給那熟悉「咖喱」味,日本人不好辣,故此辣度可按個人喜愛調整,一碗湯咖喱有菜有薯仔,當然也有肉(見圖),白飯分開上。嚴寒天滑雪後,一碗又熱又香又辣的湯咖喱,所帶來的溫暖滿足,絕對是一等一享受。
奇怪是向來不好辛辣的日本人,竟把湯咖喱演變成札幌名物,咖喱所用香料大部分來自印度和東南亞,明末時代,英國海軍和商人進入日本,帶來西方新世界之餘,隨船而來的印度人亦帶來咖喱,相比清淡的日本菜,印度人的咖喱更顯刺激,初期主要是日本海軍以咖喱預防腳氣病(Beriberi),亦是現代的Vitamin B1(Thiamine)Deficiency,繼而在民間普及,味道較濃和偏甜,而在札幌進化更變革為全新另創風格的湯咖喱。
不少創新其實由學習開始,把人家的好東西加以改良以適應新環境要求,找到突破,這創意便歸於自己,相信DeepSeek暴起便是近期最佳例子。
▲ 湯咖喱(專欄作家提供)
撰文 : 莫樹錦
欄名 : 醫筆稱心
Visited 2 times, 1 visit(s)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