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

唔可能囉 - 香港經濟日報 - 報章 - 副刊

「喂,Tony!」餐廳「偶遇」舊朋友Patrick,一股nostalgic感覺湧上心頭,數十年前的「偶遇」到今天「偶遇」,人生路走上大截,或應說帶着感恩走上大截。

第一個偶遇已是四十多年前,Partick太太Clara跟醫生在加拿大亞爾伯達大學「偶遇」,畢業後她回港,醫生轉往多倫多,大家失聯多年。直到九十年代初,她跟當年朋友也是現時丈夫到多倫多旅遊,才有機會再「偶遇」。

到九五年年底,醫生回港探親,Patrick熱情招呼,亦大力鼓勵回港發展,甚至帶醫生參觀當年新建的仁安醫院。在同一假期,醫生到中大醫學院探望曾在美國開會時「偶遇」的梁醫生,在他引薦下,當年老闆Professor Johnson邀請醫生回港當助理教授,因而踏上這段充滿經歷和成敗的人生路。

連串「偶遇」,看起來全無關係,在大學在會議在餐廳跟不同人「偶遇」,當回顧性地串連起來,便像有計劃的安排,「偶遇」定義為未經安排的相遇,只需走出家門,便會有不同的「偶遇」,大部分只是路過,有時會點頭說聲早,有時卻會因某些原因而攀談起來,只有少數機會成為朋友(在美國開會遇上梁醫生便是例子),但可曾想過任何一個「偶遇」,都有可能成為人生轉捩點?

要珍惜「偶遇」,以最好的自己來迎接,跟不同人、不同事的「偶遇」,加起來便是緣份。

撰文 : 莫樹錦

欄名 : 醫筆稱心

Source link

Visited 1 times, 1 visit(s) today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