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l Street strategist explains how to navigate an ’AI Bubble’

內地50城試點消費新業態 支持首發經濟 建文娛旅遊新場景

財政部、商務部發布《關於開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試點工作的通知》,就支援健全首發經濟服務體系、支援創新多元化服務消費場景、支持優質消費資源與知名IP跨界聯名,扶持50個左右城市展開試點工作,主要向人口基數大、帶動作用強、發展潛力好的超大特大城市傾斜。政策為期兩年,中央財政對試點城市給予資金補助。 中央按城市規模補貼兩年 實施期內,超大特大城市每個城市合計補助4億元(人民幣.下同),大城市每個城市合計補助3億元,其他城市每個城市合計補助2億元。補助資金分兩批下達。試點啟動第一年先下達部分資金,剩餘資金根據績效評價情況下達。試點城市可按照市場化原則,對符合條件的經營主體,按規定採取補助、獎勵等方式予以支持。 首發經濟服務體系方面,支持建造一批首發中心、首發經濟集聚區,在重點商圈商街、創意園區、文化場所等建立多層次新品發布平台載體,集聚一批傳播、傳媒、廣告、策劃等專業服務機構。支援具引領性的國內外品牌開設高能級首店、旗艦店、概念店,並推動首店向總店、總部提升發展。 支援時尚服飾、消費電子、美妝、潮玩、家居、汽車、智慧終端機、運動潮品,以及服務消費等領域具有創新性、引領性的產品和服務舉辦首發 Source link

Read More
Wall Street strategist explains how to navigate an ’AI Bubble’

中企盈利看漲 大行唱港股續升

儘管分析普遍認為,流動性是本輪中資股升浪的主要動力,但有外資大行指出,中資股盈利表現正在改善,而且改善勢頭可望持續到明年,故此展望後市,雖然港股可能出現短暫整固,惟在企業盈利等因素支持下仍有力進一步向上,明年中之前恒指尚有約5%上升空間。 大摩料獲利動力維持至2026 恒指自年初以來已累漲三成,摩根士丹利表示,中資股今年升浪並非完全由流動性與市場情緒兩方面所推動,因為MSCI中國指數盈利亦回穩,而且盈利預測獲上調的股份,範圍也有所擴大。該行又發現,盈利增長已連續3年為MSCI中國指數回報帶來正面貢獻,這是2010年以來首次。 大摩預計,中資股盈利動力能夠維持至2026年,主因互聯網、科技、醫藥和汽車板塊均呈現盈利上調趨勢。隨着電商價格競爭於今年第三季見頂,該板塊盈利預測下調情況未來料有所緩和,整體中資股盈利遠遜預期的風險將會降低。 另一間外資行花旗亦持類似看法,花旗銀行投資策略及資產配置主管廖嘉豪觀察到,市場在8月份向下修訂了部分中資股盈利增長,主要基於內地互聯網行業爆發外賣平台戰。隨着外賣市場競爭回穩,加上很多其他中資股板塊盈利恢復增長,他相信港股盈利明年可望廣泛復甦。 花旗:大市整 Source link

Read More
NVIDIA's Investment in OpenAI Exciting

NVIDIA’s Investment in OpenAI Exciting

Nvidia will invest as much as $100 Billion in OpenAI to support new data centers and other AI infrastructure. Meanwhile in Abu Dhabi, Presight & Shorooq have launched a new $100 Million fund to invest in the next gen AI breakthroughs. Thomas Pramotedham, CEO of Presight told Bloomberg’s Horizons Middle East and Africa anchor Joumanna…

Read More
Wall Street strategist explains how to navigate an ’AI Bubble’

【智識選股】旅遊消費升級 攜程規模續壯大

內地旅遊業今年上半年實現全面復甦,居民出遊人次達32.85億,較2024年同期增長20.6%;居民出遊花費逾3.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多15.2%;元旦至端午五大節假日旅遊市場興旺,假日旅遊拉動消費效應明顯。 多元需求增利好服務商 伴隨過境免簽政策覆蓋至55個國家,加上「即買即退」離境退稅等措施不斷完善,入境遊實現超預期增長,上半年內地累計查驗出入境共3.33億人次,其中外國人約3805.3萬人次,按年上升30.2%,免簽入境外國人大概1364萬人次,升53.9%,佔入境外國人的71.2%。 旅遊消費升級趨勢明顯,旅客不再只是滿足於「走馬看花」,而是更注重旅遊體驗、文化內涵,以及個性化服務,民俗遊、跟着電影去旅遊、體育賽事遊等熱度攀升,多元消費格局逐步形成,旅遊與其他產業的融合加深,「旅遊+文化」、「旅遊+體育」、「旅遊+康養」等新業態不斷湧現,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顯示旅遊市場的活力和發展趨勢。 今年臨近的國慶日與中秋節連休,「雙節合一」基本形成8天長假,若果「拼假」更可湊成12天超長黃金周假期,刺激了民眾旅遊出行意欲,旅遊市場已進入預訂高峰期,據報,多個線上旅遊預訂量幾乎每天都 Source link

Read More
Wall Street strategist explains how to navigate an ’AI Bubble’

內地19招谷服務消費 撐增放貸

內地本周一公布8月份多項經濟數據全遜預期之後,市場對中央出招保經濟增長的憧憬升溫。商務部等9部門昨日隨即聯合印發《關於擴大服務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稱措施),措施涉及五大方面,總共19項,表明要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更大力度提振消費、擴大內需,促進民生改善和消費轉型升級,積極培育服務消費新的增長點,為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國新辦將於今天下午舉行發布會。 8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僅增3.4%,是去年11月以來最慢,反映內地商品消費以舊換新補貼效應正在消退。至於覆蓋住宿餐飲、醫療健康、家政服務、文娛旅遊、交通出行、體育、養老、教育及託育(託兒)等的服務消費,表現卻亮眼,今年首8個月服務零售額增長5.1%,增速高於同期商品零售的4.6%。人民銀行上月指出,去年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結構中,服務消費佔約46.1%,仍有較大增長空間,但問題是需求較強的相關領域供應不足。 擴電訊醫療試點 拓入境消費 《措施》指出,服務消費是促進民生改善的重要支撐,也是消費轉型升級的方向,是次就五大方向提出19項「任務措施」,包括「培育服務消費促進平台」方面,持續加深「購在中國」品牌,展開「服務消費季」系列促 Source link

Read More
Wall Street strategist explains how to navigate an ’AI Bubble’

零售續升1.8%失色 業界料趨穩

本港零售連升3個月,政府統計處公布,7月零售額臨時估計297億元,按年升1.8%,惟遜於市場預期的2.5%。 打風礙購物 7月仍錄增長 零售管理協會表示,7月颱風暴雨影響零售市道,但零售額仍錄得正增長是好事,反映回復平穩的狀態,並指高達八成零售會員認為,9月生意無升跌或錄增長,預期今年剩下時間零售額不會出現較大跌幅,個別月份持平或微升,因去年同期基數低及盛事活動帶動人流。 7月零售銷貨量按年上升1%,亦遜於市場預期漲2.3%;不過,網上零售額臨時估計為26億元,按年大升13.2%。今年首7個月,零售額按年下跌2.6%,銷貨量則少4%,網上零售額則逆市漲2.1%。 按類別劃分,月內零售額升幅最大是書報、文具及禮品,按年升20.5%;其次是中藥升19.6%;與旅遊相關類別的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以及藥物與化妝品零售額,則分別漲9.4%及2.6%。 另一方面,與本土消費較為相關的項目,其銷售亦繼續下滑,例如麵包、糕餅、糖果及餅乾就大跌15.5%;汽車及汽車零件,以及家具及固定裝置則分別減少12.4%及9.4%。 港府指盛事將帶旺消費 政府發言人表示,7月零售業表現繼續靠穩,零售額升幅較6 Source link

Read More
Wall Street strategist explains how to navigate an ’AI Bubble’

外賣戰累美團少賺九成 ADR插8%

內地外賣大戰衝擊平台盈利,美團(03690)次季經調整溢利淨額15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重挫89%,遠遜預期的99億元;收入918億元,增長12%,同樣低於預估的937億元。 首席財務官陳少暉表示,上季盈利波動反映外賣市場前所未有的激烈競爭,全行業補貼力度創下新高,短期內競爭仍會持續,並對集團財務狀況造成負面影響。 美團ADR於昨晚開市急插水,截至今晨12時40分,挫10.57%,較港收市價低7.67%。 今季核心本地商業料轉蝕 受外賣市場「非理性競爭」拖累,美團上季核心本地商業分部收入僅按年上升8%至653億元,經營溢利顯著下挫76%至37億元,經營利潤率銳降19.4個百分點至5.7%。該分部涵蓋本土餐飲外賣、閃購、到店酒店及旅遊等核心業務,上季貢獻集團約七成營收。 陳少暉在業績會預告,由於戰略性投入用戶補貼、配送服務、營銷等領域,集團第三季核心本地商業分部預計錄得顯著虧損。 首席執行官王興表示,美團堅決反對「內捲」,惟隨着競爭激化,將盡力捍衞自身的市場地位。要在餐飲外賣和即時零售市場勝出,並無花哨的技巧,歸根究柢要回歸商品選擇、價格、配送服務三大基本因素,而集團一直專注「做正確 Source link

Read More